申论热点: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人才强国

【背景链接】

5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着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紧密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需求,开展技师、高级技师培训。

《意见》的出台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坚定决心,是职业技能培训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提供普惠性的服务,贯穿学习职业发展全过程,有利于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迈向中高端。


【综合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始终存在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现象屡见不鲜。眼下,国内一些城市频繁出现的“抢人才”大战,可见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一个根本举措,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它对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制造强国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职业技能机构2万多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8000多个,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8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738个,每年开展的政府补贴培训近1700万人次,全国技能劳动者目前达到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有4791万,职业技能培训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为劳动者就业创业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着打造高素质、创新力强的产业队伍这一目标,近期一系列政策工具都在发力。

2月份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着力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将不再套用高学历人才的评价体系。

3月份,《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提出,大力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水平,“试行高技能领军人才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鼓励各类企业设立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等,参照高级管理人员标准落实经济待遇。”

同是3月份发布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在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中,删除了必须具备培训经历的条件。还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年限”改为“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年限”。斩断培训的利益链条,打破资历等对人才的制约。

这一系列政策形成合力,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循环困境之锁。


【相关问题】

一是在培训的质量方面,首先是质的问题,产业的转型升级、知识更新、技术进步,需要培训工作同步跟进,而目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多处于中低端。其次是量的问题,培训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覆盖面都还不够,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是有差距的。

二是在发展环境方面,从全社会来看,仍然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重装备轻技工。技能人才对青年和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强,在思想层面对职业技能培训的不够重视。

三是在资金投入方面,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企业的投入,就业补助金、失业保险金等政府投入,以及职工自身的投入等。政府人均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较低,政府补贴投入有待增加。


【相关对策】

一在培训的质量方面,建立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以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提供全方位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技能评价激励活动要覆盖培训的全过程,建立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技能提升多渠道激励机制,使培训、就业、评价、使用有机衔接。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发展需求。

二是在发展环境方面,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公众知晓度。积极开展技能展示交流,组织开展好职业教育活动周、世界青年技能日、技能中国行等活动,宣传校企合作、技能竞赛、技艺传承等成果,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吸引力。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三是在资金投入方面,就业培训的补贴覆盖终身职业生涯。从劳动预备开始,到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并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都有机会享受政府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权威论述】

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如今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不少企业为此展开‘争抢人才大战’,政府要多方创造条件、增加供给。

——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讲话


【高频金句】

1、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2、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保持一股精进技能和终身学习的动力,这是让技术工人实现“培训有门”的前提。

4、锻造工匠精神,还要厚植大国工匠发展的土壤。

5、期待人才争夺战能带动一些地方打破既有藩篱,给人才发展战略增添新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6、中国经济要迈上中高端,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首先要迈上中高端。

7、要健全体制机制、营造良好氛围,让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上受人尊重、有更好的待遇。


【案例拓展】

山西开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

根据工程实施方案,今后五年,力争每年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劳动者达到100万人。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是山西省政府坚持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总体思路,着眼于提升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河北省启动百万燕赵工匠培养支持计划

《河北省百万燕赵工匠培养支持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新增中、高级技能人才100万人,全省技能人才规模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整体素质明显提升,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按照方案,河北将创新培训模式,开展精准和高端职业培训,加快培养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燕赵工匠队伍。2017年健全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保障计划顺利实施,新增中、高级技能人才不低于20万人;2018年、2019年、2020年各新增中高级技能人才25万人、25万人和30万人。

内蒙古将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

内蒙古将完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努力使每个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将以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为依托,分类组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实现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双提升,构建覆盖全体、贯穿终身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相关范文】

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催生发展“高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力资源作为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作用日渐凸显,更多领域呼唤德行素质好、技能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实践型综合人才。眼下不少城市全面开展“抢人大战”,正是说明了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但在实践中可以发现,不少企业、行业在运作发展过程中存有一些错误理念和认知。有的过度看重生产利润,却鲜有关注人才的发展,“重用轻教”现象明显,总觉得技能培训太过“麻烦”,不如直接招引来得快,于是很少做教育培训预算,甚至从未考虑自家培养人才。有的尽管也深知人才培训的必要性、迫切性,却担心“流水的兵”学到技能后,另投他人怀抱,间接造成“不敢培训”的窘况。还有的则过分关注结果,过于担心工人技术学不会,高额的教育成本“打水漂”,导致有想法、没行动。 

宏观地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不少核心技术、关键领域已经实现“弯道超车”、领跑全球,但越是面对未知的前路,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的培养就越显得重要。与此同时,不少产业、行业依旧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有的需要转型升级,有的渴望优化结构,有的亟待提升效能,必须提高各类劳动者的水平,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用好更强劲的智力资源,集聚更全面的发展要素。或许看似困难重重、顾虑不少,但推行终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大趋势已经到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时不我待。 

当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既然强调“终生”,则不会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事业,要循序渐进、科学谋划、注重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一方面要在思想引导、组织保障上下功夫。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甚至不少社会组织共同发力,特别是企业作为招人用人的主体,更要超前统筹、做好规划,找准开展培训的发力点、提升技能的落脚点。另一方面,要在落实政策、真抓实干上促实效。《意见》围绕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勾勒出终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宏伟蓝图,思路很清晰、举措很务实,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单位要能同向发力,描绘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同心圆。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时代所需、群众所盼,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全社会都应当协同发力,从根本上破除劳动者技能发展的障碍,让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建设为强大的人才宝库,实现更高水平的人的现代化,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来源:红网 作者:储旭东 )


本文由申论一点通整理发布,部分材料来源于网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载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
还可输入 200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