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跨越生态文明建设的“三期”关口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落下帷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海内外热烈反响。“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当人民群众为这些承诺感到欣喜之时,深感重任在肩的党员干部则深切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三期说”。


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三期说”阐释了时不我待、不进则退的任务艰巨性,道出了加快补齐生态环保短板的极端重要性,点明了有条件、有能力的客观基础性。这既是对生态环保形势的科学判断,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爬坡过坎的发令枪,为全党全国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


跨越关键期,需要咬紧牙关的韧劲。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产业布局偏乱,区域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不均衡,污染企业“上山下乡”现象较为突出,生态退化依然严重,新业态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尽管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成效并不稳固,面对上述多领域、多类型、多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累积叠加,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不好,就难言高质量发展,难以达成人民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因而,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不管有多么艰难,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再苦再累,也要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跨越攻坚期,需要攻城拔寨的拼劲。当下,伴随着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逐渐富足,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热切期盼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殷切期望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然而,距离百姓愿景,我们还有不小距离。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例,2017年“大气十条”虽然圆满收官,但包括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布局调整、运输结构优化等深层次的问题仍待解决、仍需攻坚。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群众所盼需要我们积极回应;攻坚是最嘹亮的冲锋号,提供更多优质产品需要我们矢志拼搏。惟其如此,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跨越窗口期,需要背水一战的勇气。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群众砥砺奋进、春风化雨,不仅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也为解决生态遗留问题、污染防治攻坚积累了丰厚的物力、财力和制度、技术条件。美国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发表报告说,2013年至2017年间,中国空气中细颗粒物水平平均下降32%。而美国完成同样的任务用了数十年。这样的“中国速度”,宣告我们跨入了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抓住窗口期就是抓住解决问题、修复生态的最佳机遇期,需要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


跨越生态文明建设的“三期”关口,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也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决不能因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阵痛而不前进,一定要树立信心,聚合全社会的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绿色遍染神州,让美丽遍布中国。


来源:人民网

作者:宗国


下载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
还可输入 200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