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申论范文评析:做一股“清流”


(上期中奖学员:181****2036,今天的互动问题是:“出淤泥而不染”讲的是谁呢?欢迎在文末留言,小编会抽取一个同学送一次专项批改!记得在留言右上方点赞,这样小编才会容易看到你,希望大家能踊跃参加!中奖名单在评论里回复!)


做一股“清流”


(申论一点通评析:“清流”一定是文章的核心词,也是题目的题眼,在标题中点出,无疑是最好的切题点。这种抽象主题近几年的申论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如“平衡”等,这可能是一个趋势。)

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比如不久前,电视上《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节目“火”起来,受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和“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尚。(申论一点通评析:直接切题,什么是清流,作者用了“清流文化”做了例证,胜过枯燥的定义解说,这种例证切题是值得考生学习的地方。)

文化如此,人生亦然。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选择。然而,一些人的生活却过得混浊而灰暗。有的习惯于搞“假大空”那一套,特别会装,喜欢背“台词”,有的还入戏很深,成了“戏精”;有的热衷于走“虚浮夸”的路子,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处处浮在表面,时时想走捷径;有的满足于过“庸懒散”的日子,表现出懈怠、疲沓的样子,工作往往干点“意思意思”,奉行“既不出风头,又不落后头”;有的甚至迷恋于“邪恶丑”的法则,搞厚黑学、行潜规则,拜码头、结圈子,等等。(申论一点通评析:本段采取将总论点前置,同时实现文章转折。这是比较创新的一种处理方式,将总论点放在突出的位置方便读者抓取,同时将问题后置,树立论证的靶子,方便下文的论证,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开头分为两段写的原因。从文章布局上看,这部分属于是“为什么”。)

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古往今来,做一股“清流”是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世人尊崇。从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到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等等。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气,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阳光干净、超然脱俗,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点坦诚,不掩饰、不矫情。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有所坚守而不随波逐流。说到底,清流样子就是真善美的样子,就是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干干净净的样子。(申论一点通评析:以上两段重在阐述清流人生是什么,主要强调意义,旨在说明清流人生的必要性,从文章布局上看这部分是“是什么”。)

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古人云:“源洁流清。”做人的本源,就是做人的本色、本真和本来。一个人的身份、岗位、职务和财富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多问问初心是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源头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

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怀大志。有大目标和大志向的人,总是不会被路边的碎石绊倒。胸有鸿鹄之志,便有过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样子的勇气和毅力,有远大志向在鼓舞,生命就会翩翩起舞。要想活出清流样子,内心还要有强大的定力和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不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朝着既定的方向砥砺前行。人不一定过得富贵,但一定要活得高贵,保持一份清高,守住一份气节,便能活出清流样子。(申论一点通评析:这两段论证的是“怎么做”,分出两点阐述,与前部分的“是什么”相对应。行文至此,作者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都做了阐释,逻辑实现完整。)

莲花,以其高洁品质让世人“独爱”。清流如莲,清流之人以其真善美的品格而被世人称羡,更让自己行稳致远。(共1155字)(申论一点通评析:功能性收尾,简短,起画龙点睛之效。)


(申论一点通总评析:本文是一篇对抽象主题的较好诠释的文章。从近几年的申论题目来看,大作文有偏向抽象主题的趋势,这需要引起我们考生朋友的重视。就本篇文章来说,亮点是开篇的切题布局,是比较大胆而且成功的创新。同时,文章的主旨在于强调“清流”,就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整条逻辑线清晰可见。)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16日 04 版),

申论一点通评析鉴赏,仅供学习交流,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下载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
还可输入 200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