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治理“黑培训”,需各方打好“组合拳”

【背景链接】

近年来,校外培训行业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但是,火爆市场的背后,虚假宣传、高价收费、无资质认证等乱象屡见不鲜。我们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起相关事例:

事例一:培训乱相缺乏监管

安徽一家培训机构无证经营一年多却从未被监管部门发现。近日,从调监控发现老师对学生打脸,到家长发现厨房内存放过期食品,再到官方回应该机构无证经营,安徽一培训机构在接连被发现存在多方面问题后,才逐渐进入监管区。

事例二:校园外上演“传单大战”
  不少校外培训机构有的扎营在学校边上,有的藏在写字楼内,有的甚至猫在住宅小区的大楼内。在某小学门前,一见一些“家长脸孔”的市民出现,10多名招生人员便纷纷围了上来,争先恐后地把一些“内容浮夸”的传单塞进他们的手中。

事例三:培训教师无资质上岗

一女孩在学校的一个群里看到一则兼职信息,说有家培训机构正在招聘给初中生做晚辅导的兼职老师,于是兴高采烈地去应聘,然而在面试的过程中,该培训机构负责人既没有要求试讲,更是连教师资格证都不要提供!仅仅对其进行了十多分钟的培训就上岗了!


【综合分析】

中小学教育培训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减负指令的下达,学业负担减少的学生们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在不同的领域提升自我,这其实是一件特别大快人心的好事。

然而,近几年的教培市场鱼龙混杂,往往成为严重失管区域。按照法定流程,开办一家培训机构最基本的首先要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相应专业的办学许可证,才能正常经营。然而多数经营者追求利益成本,提供低质服务,对青少年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让非法黑培训机构无立足之地,只有强化监管这一条路。监管校外培训机构的规定除了要遵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社会各界还要拧成一股绳,教育等主管部门应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招生广告监管力度;加大对日常的教学行为的有效监管,必要时还可借助第三方专业监管的力量等等。

同时,家长也应当作为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对非法培训机构进行监督。只有充分发挥好监督员的作用,才可以避免这些培训机构处于失控地带。唯有形成严管严控的状态,才能彻底抵制校外黑培训的现象发生。


【相关问题】

一是政府层面:1、教育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力、执法不严。2、各部门联动执法力度不够。3、校外教育治理法治化水平低下。4、缺乏长效行政检查机制。5、对日常的教学行为缺少有效监管。6、相关部门对非法培训机构正向引导力不够。

二是家长层面:1、鉴别能力差,无法鉴别出非正规培训机构。2、在挑选培训机构,缺乏理性考量,提前筛选调查不够,听信一言之词。3、攀比严重,不考虑孩子真实需求,存在“拔苗助长”现象,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三是学校层面:1、日常督查力度不够。2、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审查机制。3、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欠缺。4、家校沟通不够,对学生的共同教育指导不够深入。5、对家长识别校外培训普及教育宣传力度不够。

四是培训机构:1、自我督查意识薄弱。2、没有遵守行业规范。3、后续服务能力缺失。4、从业人员缺乏资质审核,对培训老师缺乏考核,缺乏相应审核备案机制。5、大肆宣传漫天要价夸大培训效果。

五是社会层面:1、社会弥漫“唯分数论”氛围,“不能输在起跑线”的社会价值观导向作祟。2、对非法培训机构曝光力度不够。


【相关对策】

一是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1、依法依规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审批登记、开展专项治理、强化日常监管,切实规范校外培训秩序。2、强化各部门联动执法,斩断利益链。3、健全校外教育治理法治化。4、建立长效化教育行政检查机制。5、严肃查处教师违规在校外培训机构讲课事件。6、相关部门应逐步引导非法培训机构通过正规评审进入市场。7、校外培训证照实行年审和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二是家长理性选择培训机构。1、提高鉴别能力,细心核实培训机构资质。2、加大实地考察力度,提升甄别筛选能力,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及时举报非法办学机构。3、着眼长远,不搞攀比,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立足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有资质、安全可靠、契合需要的校外培训机构,共同营造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成长环境。

三是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1、加强日常对教师的督查整治工作。2、完善课程设计,定期审核教学内容。3、各地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4、加强与家长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教育需求。5、多开些公开课,或发些宣传册,让家长知道什么情况需要报培训班,如何选择优质的培训班等,提高家长鉴别能力,共同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阔视野、增强实践。

四是培训机构提高入职门槛。1、加强培训机构自我督查力度。 2、加强对培训机构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懂得遵守行业规范。3、提升后续服务处理问题的能力。4、强对培训教师门槛的审查及入职后的培训,建立培训教师“持证上岗”的资格认证制度和电子档案制度新聘老师需到教育部门备案。5、相关部分要加强事前许可、广告宣传等方面的监管,查处取缔无证无照非法办学的单位和个人。

五是社会各界提高重视程度。1、树立正确的教育培训观念,给孩子成长更多的空间。2、加大对非法培训机构的曝光,推行白名单制度。对未经批准登记、违法违规举办的校外培训机构,予以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3、尽快明确职责划分,规范市场,给孩子和家长一个放心的求学环境。


【权威论述】

校外培训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对于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养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

建立新时代优质系统教育服务体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早日让祖国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杨志成

从长远来看,减缓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竞争,一个重要方面是深化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适时提出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目标,深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构建一种低竞争、低控制、低评价的全新教育生态。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杨东平


【高频金句】

1、不难理解,滋生乱象的地方往往是“失管地带”,此培训机构未尝不是滋生于这样的地带。

2、到底有多少父母在这样的说辞之下甘愿掏出辛苦钱送自己的孩子来到这家“黑心机构”培训呢?而以一种欺骗懒怠的教育方式辅导孩子的学习,很多“黑心机构”的办学者、教学者作为教育从业者的良心到哪去了?

3、让非法黑培训机构无立足之地,唯有强化监管。

4、只有人人充当好监督员的作用,才可以避免这些培训机构处于失控地带。

5、我们对“问题老师”的容忍度,对这个职业的准入标准,相关教育部门对培训机构市场的管理不善等都为其提供了可乘之机。


【案例拓展】

日本

日本中小学生在放学后、周末和假期到学习塾参与补差辅导和升学辅导,学习塾定期组织考试并公布学生成绩排名,以督促学生和家长对学习辅导投入更多精力。在日本,24%的小学生和60%的中学生参加过辅导,约70%的学生中学毕业时接受过辅导。日本政府通过颁布法律法规、进行行政监督、引导行业协会等手段规范学习塾发展。在政府努力的基础上,日本学习塾的积极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德国

在德国,除了大学生、退休教师或在职教师提供课外补习之外,也有专业化的课外补习机构。为了便于指导家长消费行为理性化,德国商品检测基金会曾为商业性校外培训机构做检测,结果刊登在当年第四期的《商品检测》杂志上。同时,校外培训机构也纷纷自我规范。由技术监督协会以其自我制定的质量标准来评估其旗下分支机构,这些标准涉及以下内容:培训机构所处地理位置以及校舍状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初始咨询、学习现状分析、拟定书面的辅导方案、师生交流,为家长提供服务如与之保持联系、保障其拥有选择教师的权利、教学材料的数量,培训机构与顾客签订的合同形式与内容等。


【时评文章】

不能任由黑培训无法无天

从调监控发现老师对学生打脸,到家长发现厨房内存放过期食品,再到官方回应该机构无证经营,安徽合肥一培训机构接连被发现存在多方面问题。这家培训机构为何无证经营一年多却未被监管部门发现(8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

据报道,这家常春藤成长中心先是被反映孩子遭到老师打脸和用脚踢,前往交涉的家长在该培训机构厨房内又发现了过期食品,厨房摄像头也被胶带纸遮挡。通过家长的举报和其他维权手段,这家培训机构的本真面目才被揭露出来。不难设想,若不是家长的较真,恐怕这家培训机构无证经营一年多的本真面目还不会被发现,说不定会一直无证经营下去。

经查,该机构在未取得合法证照的情况下,擅自开展幼小衔接培训,并违规向其他培训机构提供配餐。教育部门已依法责令该机构停止办学;食药监部门对现场发现的过期食品进行了查封、扣押并依法立案;公安机关对工作人员轩某粗暴对待儿童情况正组织相关调查。如此力度虽然很解气,不过却是出了事儿才这样,这些职能部门为何不早点行动呢?

不难理解,滋生乱象的地方往往是“失管地带”,此培训机构未尝不是滋生于这样的地带。而当事人也坦然承认自己是超范围经营,可见其并非不懂法,而是不畏惧法律规定。何故?固然与经营者的胆大妄为有关,但更大程度上在于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甚至对违法违规现象熟视无睹。

据了解,开办一家培训机构须走一定的法律流程。最基本的首先要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相应专业的办学许可证,才能正常经营。比如,办理办学许可证要具备200平方米自有房产,房屋性质不能是住宅等条件。而且,师资、设施等方面条件也应达到一定标准才行。所以,对于经营者而言,理应按照法律行事,而不能自作聪明甚至打擦边球。

让非法黑培训机构无立足之地,唯有强化监管。监管校外培训机构的规定散见于公司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中。比如,教育等主管部门应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招生广告监管力度;而且,日常的教学行为也不能缺失有效监管,可以引入第三方的专业监管等等。唯有形成严管严控状态,才能消弭行业乱象。

同样,对于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家长也可以作为社会力量进行监督。比如,在给孩子报班时,仔细核实其资质,对于无证经营或者超范围经营的,不应仅限于自己远离免受伤害,更应该通过举报等方式,让这些不法经营者得到法律制裁。只有人人充当好监督员的作用,才可以避免这些培训机构处于失控地带。(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杨玉龙)

 

本文由申论一点通整理,仅供学习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申论一点通。

下载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
还可输入 200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