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投稿第1期


>>考生投稿<<



🍂

自评论区开放以来,不少用户反应没有机会一睹学霸们那1200字的申论“神作文”。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电联了本产品VIP用户,鼓励上岸考生投稿。每周我们将从中选择一篇“神作文”供大家阅读,如果宇宙不爆炸,这些“神作文”的更新时间是每周三,看官,您瞧好了。


作者档案

用户昵称:青苔

作者身份:申论一点通已上岸VIP用户

报考职位:2017年国考广州海关           

考生类型:2017年应届毕业生

备考用时:6个月

行测分数:65

申论分数:74

笔试总分:139

面试分数:83

本周话题:教育扶贫



风景独好 写下扶贫锦绣文——做好教育帮扶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高屋建瓴地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精准扶贫”已然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关键词。如今,精准扶贫已如舟至中流,有了更宽广的行进空间,但也面临着“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挑战。“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怎么扶,扶不起”慌不择路;“返贫”窠臼不绝于耳......扶贫攻坚进入关键期,亟需政策执行“百步穿杨”的精准度,而做好教育帮扶则是治愈“扶贫顽疾”的“靶向治疗”。

非志无以成学——教育以立“脱贫”之精神。“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可以说扶贫工作开展至今,遇到最大的“拦路虎”绝非资金缺口,更不在于政策倾斜程度与否,而在于深植于内心的“等靠要”为表征的精神堡垒。“张口要政策,伸手要条件”啼笑皆非;“要我富,先补助”瞠目结舌;甚至有地方政府为保住贫困帽子不惜空言虚语,指鹿为马......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也要清楚“知是行之始”,这种“笨鸟先飞”、“至贫先富”,则需要用教育的刀锋斩断精神上的“等靠要”,树立坚定的脱贫精神。“教育即生长”,涵养人格健全的人,唤醒脱贫对象灵魂深处更高贵的自我。扶贫非囧途,当以教育帮扶为肇始,好自为之,自力更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育以养“致富”之才气。《老子》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以往的扶贫模式都采用输血式的给与,单纯依靠资金帮扶这样的“授鱼”,往往只能解一时口腹,却无法真正让贫困群众祛贫根、奔富路。“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诚哉斯言,也唯有通过教育帮扶,才能帮助民众习得傍身之技、从而以技致富,教育帮扶使得增收致富成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通过教育帮扶,把贫困群众推向“互联网+致富”的风口,引导其搭乘互联快车增收,不仅是一条捷径,更是一条康庄大道。扶贫非坦途,应以教育为先导,一技之善,自食其力。

清静来因心——教育以铸“小康”之神魂。扶贫行至今日,经济扶贫已初有成效,许多扶贫对象、扶贫区域都已经脱下“贫困”的帽子,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洋楼、小车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但是我们依然能从这些看似繁华的“面子”中,寻得其“里子”的贫瘠。很多人执着于“房子、车子、票子、孩子”,更触目惊心的在于不少脱贫户因参赌而白白流失“血汗钱”.....涟漪之广,足见投石之深,这些都来源自于贫困户由于“精神贫困”,散失自信心,短暂脱贫后又再返贫,没有真正实现彻底地脱贫。要想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仅是在于提升他们的物质水平,更要增强其精神力量。“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通过教育培育扶贫户的精神自觉与精神自信,从而从根本上医治贫困病痛。扶贫非“钱途”,实以教育帮扶为基础,自在飞花,灵空飞雪。

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指出:“精、气、神不可损也”。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而教育帮扶则使扶贫精充、气足、神全。如此,扶贫这篇锦绣文章才能妙笔生花。


通知

投稿请联系客服,QQ:2121863985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点赞、评论✬




下载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
还可输入 2000
暂无评论
相关文章